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在這特殊的日子里,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我們回顧我軍在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紀念重溫二萬五千里長征。
記政訊通·政務信息一體化福建省工委、福州聯合調研中心及下屬福建友幫應急救援集團有限公司組織部分員工,七月二十八由福建省工委鄭長順副主任帶領調研隊伍深入寧德革命老區虎貝鎮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活動,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庚續精神血脈。

午時一刻,調研中心一行成員到達寧德虎貝紅色古鎮的百丈巖,“百丈巖”又稱袈裟巖,位于寧德市蕉城區虎貝鎮境內,它峭壁陡立,氣勢雄偉,因巖壁高達百余丈而得名。駐扎在這里的老黨員王奶住熱情接待了我們,并為我們詳細講解了當年的英雄事跡,隊伍成員沿著先烈的足跡,聽著王奶住老黨員簡樸而又生動的講解,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硝煙彌漫的艱難歲月。


1936 年初冬,阮英平率領閩東紅軍獨立師第三縱隊 120 余人,從連羅一帶轉戰寧德虎貝鄉東源村。為掩護部隊突圍,支隊長阮吳潤率 20 多名戰士與數倍于己我部的敵人搶占百丈巖,但終因敵我雙方力量懸殊,彈盡糧絕,寡不敵眾,最后只剩下阮吳潤等 9 名壯士被逼退到百丈巖的巖頂邊緣,壯士們寧死不屈,毅然砸爛槍,高呼著:“紅軍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相繼縱身跳下百丈深崖,壯烈犧牲,英雄的鮮血染紅了百丈崖。百丈巖激戰,吸引了敵人的部分注意力,阮英平率領部隊奮勇殺開一條血路,終于突圍。
這是一場英勇、悲壯的戰斗,紅軍戰士血染百丈巖崖,換取了縱隊主力的突圍,他們的英雄壯舉被譽為“閩東的狼牙山九壯士”,永遠值得后人緬懷紀念。
這是一場英勇、悲壯的戰斗,紅軍戰士血染百丈巖崖,換取了縱隊主力的突圍,他們的英雄壯舉被譽為“閩東的狼牙山九壯士”,永遠值得后人緬懷紀念。



1993 年,在紀念閩東蘇區創立六十周年前夕,原閩東紅軍獨立師政委、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開國上將,葉飛將軍為百丈巖九壯士題詞:“百丈英風”這四個遒勁大字,嵌刻在英靈長眠寧德市蕉城區虎貝鄉雄壯的百丈巖峭壁上。
九壯士的壯舉與狼牙山五壯士同樣悲壯,令人震撼!然而事隔幾十年,大多數知情者已謝世,親身經歷者寥寥無幾。1984 年在紀念閩東蘇區創立五十周年時泥塑了一尊“百丈巖九壯士”的塑像,現存在閩東革命紀念館以志悼念。
九壯士的壯舉與狼牙山五壯士同樣悲壯,令人震撼!然而事隔幾十年,大多數知情者已謝世,親身經歷者寥寥無幾。1984 年在紀念閩東蘇區創立五十周年時泥塑了一尊“百丈巖九壯士”的塑像,現存在閩東革命紀念館以志悼念。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沒有一大批具有堅定共產主義理想的中華兒女,就沒有中國共產黨,也就沒有新中國,更沒有今天我國的發展進步”。正是這種堅定的理想信念,激勵著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才換回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和平生活工作中的我們,少了生與死的考驗和戰火紛飛的洗禮,但是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任何時代、面對任何工作環境都不可或缺。我們不僅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更需要繼承先輩遺志、堅定理想信念 。


七月的盛夏格外炙熱,比盛夏更炙熱的是中國紅軍的熱血軍魂。剛剛還是艷陽高照,此時卻下起了小雨,像是在對我們訴說著當年悲狀慘烈的戰斗史。巍巍百丈巖,彰顯了閩東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錚錚九壯士,鑄就了閩東壯士激烈的血染豐碑。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我們應當銘記這來之不易的勝利與和平,繼往開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攻堅克難、勇于創造,積極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輝偉業,努力譜寫新時代華章。
政訊通·福建省工委、福州聯合調研中心
2021年8月1日